?????? 有一天,馬歇爾接到通知,國會撥款委員會將舉行聽證會,研討馬歇爾的歐洲重建計劃。為了使馬歇爾計劃能順利被批準,國務(wù)院兩位專家一起干了一個通宵又一個整天,起草了關(guān)于馬歇爾計劃的發(fā)言稿。他們搜集了全部事實,提出了一切必需的要求,并列舉了令人信服的理由,配之以大量具有權(quán)威性的具體細節(jié)作為論據(jù),說明這一計劃可使歐洲免于浩劫,同時又對美國有利的道理。然后他們興沖沖地帶著自己的苦干成果回到馬歇爾處,把他們精心準備的發(fā)言稿交給了他。?
?????? 馬歇爾看了一遍,半晌沉吟不語,最后他往椅背上一靠,說:“我不想念這個稿子。”?
?????? 助手們大吃一驚,以為自己的稿子不符合馬歇爾的要求。?
?????? 馬歇爾似乎看透了他們的心思,說:“別誤會,我看講稿寫得很好嘛??墒?,你們想,聽證會想要聽的是什么?他們想聽的是我馬歇爾將軍對這個計劃的看法, 而不是你們兩位的看法。要是我去那里念這篇發(fā)言稿,他們會明白是你們寫的。我看不帶講稿去更好些,大家以為我會先發(fā)表一篇聲明,我就說,先生們,你們要我出席聽證會,現(xiàn)在我準備回答你們的問題。于是他們就向我提問,不管到時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,我都要用心閱讀這篇發(fā)言稿。這樣才好用你們準備的各種理由來回答他們的問題。這樣才會使他們滿意,因為委員會真正想知道的,是我本人是否了解這個計劃?!?
?????? 后來的事實證明了馬歇爾的這種分析是正確的,計劃終于獲得撥款委員會的支持,從而也就有了“財神爺”的保證。
?????? 點評:站在客觀的立場上,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,而且還考慮對方可能的心理變化,感受到他人的情緒,將溝通進行到底,何愁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呢。基于對方需求的溝通,才是有效的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