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,這是無私的愛,道德與之相形見絀。
——哈伯德
羅素.貝克的母親已經(jīng)不在人世,但是在他的心中,她仍然活著,甚至還會在天未亮時就把他弄醒,對他說:“如果有什么是我最不能忍受的,那就是半途而廢?!?/p>
羅素.貝克這輩子不知聽她說過多少次這句話。就是現(xiàn)在,他躲在被窩里,在黑暗中慢慢醒過來,也能感到她在氣沖沖地教訓他這個只想重回夢鄉(xiāng)而不想去面對新的一天的人。
羅素.貝克默默地抗議:我不再是小孩子了;我已經(jīng)取得一些成就,我有權(quán)遲些起床。
“羅素,你跟癟三沒有兩樣,都是不思進取。”
從羅素.貝克還是個穿短褲的小男孩起,母親就不斷的用這些話來鞭策他。
“小伙子,要有點志氣!”
“有時候,你的表現(xiàn)使我覺得就是一槍把你轟掉也只是浪費子彈?!?/p>
母親的表兄艾文就是一個最突出的例子。他是《紐約時報》的執(zhí)行編輯,足跡遍及歐洲各國。母親常常以艾文為例,說一個人即使沒有天分,也可以有成就。
“艾文不比別人聰明,但你看看他今天的成就。”母親一次又一次地在羅素.貝克的耳邊重復。她想告訴他,要做到像艾文那樣并不需要很聰明,攀上高位的方法便是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。
母親看到羅素.貝克可能在文字方面有點天分時,便開始對他加以栽培。那時他們雖然非常貧困,但母親仍然給他訂購了一套《世界文學名著選》。
1947年,羅素.貝克從約翰霍金斯大學畢業(yè)。知道巴爾的摩市的《太陽報》在招聘一名采訪犯罪新聞的記者。羅素.貝克有兩三位同學同時申請了這份工作,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挑中了羅素.貝克。這份工作的周薪僅為30美元,羅素.貝克向母親抱怨,說這么低的薪水對一個大學畢業(yè)生來說實在是侮辱。但她絲毫沒有同情羅素.貝克。
“如果你肯努力工作,”她說,“也許就可以做出點成績來。到時,他們自然會給你加薪?!?br />